第339章:神仙难躲一溜烟
李天顺将包好的木盒拎在手里,对陆文孝道:“陆师傅,没别的事就先请回吧,有什么不合适的我再找你。”
“李捕快尽管吩咐,尽管吩咐。”陆文孝一阵弯腰拱手,又说了几句客气话后,就忙不迭上了马车。
马车驶离京兆府,陆文孝放好车帘,取出那张十两银票看了看,照着自己的嘴就是几巴掌,声音清脆有力。
京兆府门口,掂了掂手里沉甸甸的包裹,李天顺决定现在就找个僻静之处试枪。
城里自然不行,得到城外找个无人的地方。
想到这,李天顺将包裹放在小宏光的鞍桥上,翻身上马向城外而去。
这个时代不管是进城还是出城,都需要经过守门军士的盘查,特别是百姓带货物出入城时,不但要检查还要交税。
好在李天顺身穿捕快服,有京兆府衙门的腰牌,不管是进城还是出城,对他来说都没什么障碍,只需说句“公务在身”就行。
没有特殊情况,守城的官兵也不会检查李天顺的随身物品。
出城后,李天顺在官道上走了不到十里,就见有条小路直通远方的一大片密林。
举目望去好像什么人烟,一拨马头下了官道直奔密林而去,马蹄在高低不平的山坡上腾起一路尘烟。
走了大约半个小时,就已经进入了这片密林。
闻着一股股松脂的清香气,李天顺感叹还是这个时代的环境好,到处都是原始森林,走几步就是绿水青山。
下了马,纵身跃上一棵高大的松树举目四望,
就见远山起伏,峰高林密,山风吹过间万木倾伏,犹如大海里卷起的阵阵波涛。
李天顺发现,自己正置身在这片原始森林的边缘,即使是这样,目力所及之处也没发现有人的踪迹。
是个试枪的好地方……李天顺心里道了句,从树冠上跳下来,拴好小宏光,将布包放在一块平整的岩石头上解开,打开了木盒的盖子。
这是枪管,这是弹簧,这是机弩,这是枪柄……李天顺一件件组装着。
一来是自己的图纸画得好,二来陆师傅的手艺的确精湛,不一会儿的功夫,一把黄澄澄,锃明瓦亮的火抢就已组装完毕。
李天顺取出早就备好的火药和铅丸,取适量的火药从枪口倒进枪管,用一块拇指肚大小的丝绸包好铅丸,从枪管里塞进去。:
然后用通条***枪管,把铅丸和火药压实压紧,最后把自制的火石放进击发装置内,拉开连接弹簧的撞击铜板,顶上了火。
李天顺把上完弹药的火枪拿在手里颠了颠,压手的沉重感,让他心里产生了一种莫名的踏实感。
下一步就是试枪了。
从马鞍上的背包里取出一块巴掌大的胡饼,李天顺将它绑在了一棵粗大的松树上,距地面大概一米五左右。
又把火枪绑在了一颗碗口粗细的小松树上,枪口对准胡饼,此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有二十米。
瞄准好了以后,李天顺取出一根麻绳,把它绑在枪机上,自己则薅着麻绳的另一端,站在距离火枪两米外靠后的位置。
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,就是安全第一。
虽说自己懂枪械,但这毕竟是试枪。
加上这把火枪的材质与上一世制枪的材质大不相同,李天顺对它的硬度、强度和韧性着实没底,所以用拉线的方式击发是最稳妥的做法。
啧,老子可不想稀里糊涂就丢了手!
一切准备就绪后,就在李天顺准备拉线的前一瞬,突然又顿住了,
抽抽鼻子想了想,还是决定躲到旁边一棵足有两人合抱粗的树后,这才拉动手里的绳()
索。
“咔!”先是听到一声短促的弹簧击发声,几乎就在同时,一声巨响随之传来,惊得远处的小宏光“稀溜溜”乱叫。
从树后探出脑袋的李天顺看到,二十米外的胡饼早已不见踪影,只留下些许残渣粘在树干上,上面还多了一个手指肚大小的圆洞。
再看火枪完好无损,几缕灰烟正从枪口缓缓冒出。
走过去把枪摘下来细看,整支枪完好无损,各部件连接处也没有松动的迹象,枪管除了有些发烫外,也发现有裂痕或鼓包的现象。
就是在枪柄上沾了不少的火药残留,把半个枪柄都熏黑了。
成了!
李天顺又挂上一张胡饼,再次后退至二十米外,重新装好火药和铅丸。
在吸取了刚才枪柄被熏黑的经验后,为了避免被“滋”一脸黑,李天顺这次特意少装了三分之一火药。
扳开击发装置,持枪在手,对着胡饼扣动扳机。
“轰”得一声巨响中,李天顺明显感到了火药被点燃时产生的后坐力,还有枪口喷出的一团白色烟雾。
火枪依然完好无损,胡饼依然四分五裂。
走上前查看,在原来的弹孔旁又多了一个小圆洞,隐约可以看到里面变形的铅丸。
李天顺满意的点点头,威力和准头基本上达到了自己预期的效果。
俗话说神仙难躲一溜烟,这把枪在这个时代,就算是降维打击式的武器了。
管你什么金钟罩铁布衫,还是皮盔铠甲,在这东西面前就是摆设。
当然,与上辈子的手枪比起来还是非常落后,每次只能打一发,装填火药铅弹至少也得需要十几秒的时间。
而且据李天顺估算,因为枪管毕竟还是铜致,考虑到金属疲劳的原因,每支枪发射弹丸的寿命估计也就百八十发。
李天顺想到了是否再升级一下,比如给它加上枪栓,不过很快就放弃了这个念头,毕竟这个时代的铸造技术太落后了。
质量不够数量凑。
李天顺决定让陆师傅多做几把,不但给狄婵儿,赵圆圆和小师妹都配上,而且还要给她们配双枪。
啧,想想这些美女手握双枪的样子就很酷!
接下来,李先顺又试射了两枪,然后把枪上的部件逐一拆开检查。
彻底验证这把枪的质量没有问题后,这才把它重新组装好,装填上铅丸和火药,放进随身携带的皮囊里。
“李捕快尽管吩咐,尽管吩咐。”陆文孝一阵弯腰拱手,又说了几句客气话后,就忙不迭上了马车。
马车驶离京兆府,陆文孝放好车帘,取出那张十两银票看了看,照着自己的嘴就是几巴掌,声音清脆有力。
京兆府门口,掂了掂手里沉甸甸的包裹,李天顺决定现在就找个僻静之处试枪。
城里自然不行,得到城外找个无人的地方。
想到这,李天顺将包裹放在小宏光的鞍桥上,翻身上马向城外而去。
这个时代不管是进城还是出城,都需要经过守门军士的盘查,特别是百姓带货物出入城时,不但要检查还要交税。
好在李天顺身穿捕快服,有京兆府衙门的腰牌,不管是进城还是出城,对他来说都没什么障碍,只需说句“公务在身”就行。
没有特殊情况,守城的官兵也不会检查李天顺的随身物品。
出城后,李天顺在官道上走了不到十里,就见有条小路直通远方的一大片密林。
举目望去好像什么人烟,一拨马头下了官道直奔密林而去,马蹄在高低不平的山坡上腾起一路尘烟。
走了大约半个小时,就已经进入了这片密林。
闻着一股股松脂的清香气,李天顺感叹还是这个时代的环境好,到处都是原始森林,走几步就是绿水青山。
下了马,纵身跃上一棵高大的松树举目四望,
就见远山起伏,峰高林密,山风吹过间万木倾伏,犹如大海里卷起的阵阵波涛。
李天顺发现,自己正置身在这片原始森林的边缘,即使是这样,目力所及之处也没发现有人的踪迹。
是个试枪的好地方……李天顺心里道了句,从树冠上跳下来,拴好小宏光,将布包放在一块平整的岩石头上解开,打开了木盒的盖子。
这是枪管,这是弹簧,这是机弩,这是枪柄……李天顺一件件组装着。
一来是自己的图纸画得好,二来陆师傅的手艺的确精湛,不一会儿的功夫,一把黄澄澄,锃明瓦亮的火抢就已组装完毕。
李天顺取出早就备好的火药和铅丸,取适量的火药从枪口倒进枪管,用一块拇指肚大小的丝绸包好铅丸,从枪管里塞进去。:
然后用通条***枪管,把铅丸和火药压实压紧,最后把自制的火石放进击发装置内,拉开连接弹簧的撞击铜板,顶上了火。
李天顺把上完弹药的火枪拿在手里颠了颠,压手的沉重感,让他心里产生了一种莫名的踏实感。
下一步就是试枪了。
从马鞍上的背包里取出一块巴掌大的胡饼,李天顺将它绑在了一棵粗大的松树上,距地面大概一米五左右。
又把火枪绑在了一颗碗口粗细的小松树上,枪口对准胡饼,此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有二十米。
瞄准好了以后,李天顺取出一根麻绳,把它绑在枪机上,自己则薅着麻绳的另一端,站在距离火枪两米外靠后的位置。
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,就是安全第一。
虽说自己懂枪械,但这毕竟是试枪。
加上这把火枪的材质与上一世制枪的材质大不相同,李天顺对它的硬度、强度和韧性着实没底,所以用拉线的方式击发是最稳妥的做法。
啧,老子可不想稀里糊涂就丢了手!
一切准备就绪后,就在李天顺准备拉线的前一瞬,突然又顿住了,
抽抽鼻子想了想,还是决定躲到旁边一棵足有两人合抱粗的树后,这才拉动手里的绳()
索。
“咔!”先是听到一声短促的弹簧击发声,几乎就在同时,一声巨响随之传来,惊得远处的小宏光“稀溜溜”乱叫。
从树后探出脑袋的李天顺看到,二十米外的胡饼早已不见踪影,只留下些许残渣粘在树干上,上面还多了一个手指肚大小的圆洞。
再看火枪完好无损,几缕灰烟正从枪口缓缓冒出。
走过去把枪摘下来细看,整支枪完好无损,各部件连接处也没有松动的迹象,枪管除了有些发烫外,也发现有裂痕或鼓包的现象。
就是在枪柄上沾了不少的火药残留,把半个枪柄都熏黑了。
成了!
李天顺又挂上一张胡饼,再次后退至二十米外,重新装好火药和铅丸。
在吸取了刚才枪柄被熏黑的经验后,为了避免被“滋”一脸黑,李天顺这次特意少装了三分之一火药。
扳开击发装置,持枪在手,对着胡饼扣动扳机。
“轰”得一声巨响中,李天顺明显感到了火药被点燃时产生的后坐力,还有枪口喷出的一团白色烟雾。
火枪依然完好无损,胡饼依然四分五裂。
走上前查看,在原来的弹孔旁又多了一个小圆洞,隐约可以看到里面变形的铅丸。
李天顺满意的点点头,威力和准头基本上达到了自己预期的效果。
俗话说神仙难躲一溜烟,这把枪在这个时代,就算是降维打击式的武器了。
管你什么金钟罩铁布衫,还是皮盔铠甲,在这东西面前就是摆设。
当然,与上辈子的手枪比起来还是非常落后,每次只能打一发,装填火药铅弹至少也得需要十几秒的时间。
而且据李天顺估算,因为枪管毕竟还是铜致,考虑到金属疲劳的原因,每支枪发射弹丸的寿命估计也就百八十发。
李天顺想到了是否再升级一下,比如给它加上枪栓,不过很快就放弃了这个念头,毕竟这个时代的铸造技术太落后了。
质量不够数量凑。
李天顺决定让陆师傅多做几把,不但给狄婵儿,赵圆圆和小师妹都配上,而且还要给她们配双枪。
啧,想想这些美女手握双枪的样子就很酷!
接下来,李先顺又试射了两枪,然后把枪上的部件逐一拆开检查。
彻底验证这把枪的质量没有问题后,这才把它重新组装好,装填上铅丸和火药,放进随身携带的皮囊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