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5章:大人,这是宫里的东西
李天顺将小虎妞交给大妹照顾,让家人上了另一辆马车,自己牵着小宏光出了院门,与那几名大理寺侍卫护送他们和一车财物向大德银号而去。.
大齐京城南北有九条街,东西十二条街,共同将京城分为九十九坊,皇家禁苑占去两坊,实际为九十七坊。
全城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,东西两边非常对称,相互均等。
此时天刚亮,街上除了出摊的小商贩,还有早起的手艺人外,普通百姓也开始陆续起床。
为了安全起见,侍卫们选择路线走的是朱雀大街,刚好路过‘红灯区康平坊,此地不但是教坊司的所在地,也是青楼的集中地。
李天顺看到,大部分青楼已经开了门,一些过夜的文人骚客打着哈欠,在早春的寒风里哆里哆嗦各自散去。
估计这时赵圆圆主仆已经醒了,正在做制作香水的准备……
李天顺刚想到这,马车里忽然探出了舅妈那颗漂亮的脑袋,瞥了眼那些黑着眼圈的路人,指向不远处的亭台楼阁问道:
“天顺,那是什么地方?”
“教坊司。”李天顺想都没想的答道。
舅妈:“回答的这么快,你是不是去过?”
李大捕头豁然警觉,斩钉截铁的道:“我哪能去那种地方!”
马车里又探出了舅舅的脑袋,对着舅妈埋怨:“我说你这个人怎么这样,咱家天顺是那样的人吗?
再说了,没个十两银子连教坊司的门都进不去,天顺也没那么多钱!”
“没错。”李天顺看向舅妈,做出一副哭丧脸道:“我的银子不都给您了吗?”
“也是……”舅妈点点头道:“我跟你说天顺,那种地方可不能去,太败家了!”
去了也不可能告诉你……李天顺用坚决的口吻道:“放心吧舅妈,我不去。”
舅妈又点了点头,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,猛扭头看向舅舅喝问:“我说你是怎么知道没有十两银子进不了教坊司的,难道你去过?”
舅舅身子一摘歪,差点没从马车上掉下来,忙解释:“我哪有钱去那种地方,这都是我听吃饭的客人们说的。”
舅妈白了他一眼道:“量你有贼心也没贼胆。
我告诉你,就算是以后生意做大了,每天晚上你还是要按时给我交账,一个铜板都不能差了!”
“那是一定的,一定的。”舅舅忙道。
看着老实巴交的舅舅,李天顺笑了笑,想象如果舅舅有了钱会不会也去教坊司?
毕竟这种事在这个时代不但不是违法,反而还是种有钱人的时尚。
不过自己却并没有打算带舅舅去见识一下的想法,毕竟这种事是个人自由,全凭主观能动性。
李天顺不舍地扫了眼教坊司的方向,继续往前走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街上的人也多了起来,不过有大理寺侍卫在前面开路,李天顺丝毫没有上辈子堵车的感觉。
就在这时,他突然感到四周的氛围有些不对头,从前方传来了阵阵若隐若近的骚动声。
李天顺随即看到,从街尽头出现了一队人马,身上皆穿着明亮的盔甲,铁盔顶端镶嵌着红色的羽毛,由远及近向自己这边疾驰而来。
与此同时,这些人还对着街上的人大声喊道:“全程戒严,全部回家去,无令不得外出!”
铁蹄奋进间踏得地面咔咔做响,惊得周围那些百姓纷纷躲避,收摊的收摊,推车的推车,挑担的挑担,急急忙忙往家跑。
怎么又戒严了,上次全城戒严还是抓捕前兵部侍郎张普的时候……
不明所以的李天顺()
心里一紧,因为他看到,迎面而来的这队人马并非是守卫京城的兵士,也不是京兆府的人,而是大名鼎鼎的皇宫内卫,左右千牛卫。
与此同时,这队左右千牛卫也看到了这列由两辆马车,几名带刀侍卫组成的车队。
“停车检查。”一个脸上长着麻子,看起来是个小头领模样的人拦下了车队。
头前带路的大理寺侍卫向后挥挥手,示意车队停下,从腰间取下腰牌亮了亮道:“这位上差,我们是大理寺的人,在执行公务,还请让路。”
“大理寺的也不行,现在是非常时期,任何可疑的人和车都要接受盘查。”麻子头领只是扫了眼侍卫手里的腰牌,随即就说出了这句霸气十足的话。
与此同时,这队左右千牛卫已经把车队包围了起来。
“你……”那名大理寺侍卫只说了一个字便不再言语,而是回头在队伍里寻找李天顺的身影。
因为他也看出来了,这些人是宫里的内卫,就算自己是大理寺的人也不敢造次。
车队里走出一位身穿捕头官服,骑在一匹枣红色小母马身上的年轻男子,正是李天顺,对着那名麻子脸头领拱拱手道:
“这位上差,敢问出了何事,怎么连大理寺的车队都要拦?”
大理寺的人在外人看来个个牛气冲天,但在这些宫廷内卫眼里却并不算什么,麻子脸头领轻蔑地看了一眼李天顺道:
“你管出了什么事,让你们配合检查就检查,废什么话?”
说完再次挥挥手,有几名左右千牛卫跳下马来,直奔那两辆挂着车帘的马车。
要说这些千牛卫还挺有检查经验,他们并没有同时去搜查两辆马车,而是先掀开了第一辆马车上的帘子。
这样做可以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集中办事,保持在意外发生时有足够人手,是一种战术性动作。
当他们掀开车帘的一瞬就都惊住了,因为他们看到了满满一车堆放整齐,光鲜亮丽的丝绸。
而且从这些丝绸的质地上来看,一眼就看出绝非民间之物,应该是宫廷里的东西。
“大人,这是宫里的东西!”随着一人叫了句,这些左右千牛卫立刻紧张起来。
那名麻子脸头领只是看了眼车里的丝绸,马上带人包围了第二辆马车。
有两名左右千牛卫还拔出了腰刀,“苍啷啷”的拔刀声,引得马车里传出一阵惊呼……
大齐京城南北有九条街,东西十二条街,共同将京城分为九十九坊,皇家禁苑占去两坊,实际为九十七坊。
全城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,东西两边非常对称,相互均等。
此时天刚亮,街上除了出摊的小商贩,还有早起的手艺人外,普通百姓也开始陆续起床。
为了安全起见,侍卫们选择路线走的是朱雀大街,刚好路过‘红灯区康平坊,此地不但是教坊司的所在地,也是青楼的集中地。
李天顺看到,大部分青楼已经开了门,一些过夜的文人骚客打着哈欠,在早春的寒风里哆里哆嗦各自散去。
估计这时赵圆圆主仆已经醒了,正在做制作香水的准备……
李天顺刚想到这,马车里忽然探出了舅妈那颗漂亮的脑袋,瞥了眼那些黑着眼圈的路人,指向不远处的亭台楼阁问道:
“天顺,那是什么地方?”
“教坊司。”李天顺想都没想的答道。
舅妈:“回答的这么快,你是不是去过?”
李大捕头豁然警觉,斩钉截铁的道:“我哪能去那种地方!”
马车里又探出了舅舅的脑袋,对着舅妈埋怨:“我说你这个人怎么这样,咱家天顺是那样的人吗?
再说了,没个十两银子连教坊司的门都进不去,天顺也没那么多钱!”
“没错。”李天顺看向舅妈,做出一副哭丧脸道:“我的银子不都给您了吗?”
“也是……”舅妈点点头道:“我跟你说天顺,那种地方可不能去,太败家了!”
去了也不可能告诉你……李天顺用坚决的口吻道:“放心吧舅妈,我不去。”
舅妈又点了点头,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,猛扭头看向舅舅喝问:“我说你是怎么知道没有十两银子进不了教坊司的,难道你去过?”
舅舅身子一摘歪,差点没从马车上掉下来,忙解释:“我哪有钱去那种地方,这都是我听吃饭的客人们说的。”
舅妈白了他一眼道:“量你有贼心也没贼胆。
我告诉你,就算是以后生意做大了,每天晚上你还是要按时给我交账,一个铜板都不能差了!”
“那是一定的,一定的。”舅舅忙道。
看着老实巴交的舅舅,李天顺笑了笑,想象如果舅舅有了钱会不会也去教坊司?
毕竟这种事在这个时代不但不是违法,反而还是种有钱人的时尚。
不过自己却并没有打算带舅舅去见识一下的想法,毕竟这种事是个人自由,全凭主观能动性。
李天顺不舍地扫了眼教坊司的方向,继续往前走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街上的人也多了起来,不过有大理寺侍卫在前面开路,李天顺丝毫没有上辈子堵车的感觉。
就在这时,他突然感到四周的氛围有些不对头,从前方传来了阵阵若隐若近的骚动声。
李天顺随即看到,从街尽头出现了一队人马,身上皆穿着明亮的盔甲,铁盔顶端镶嵌着红色的羽毛,由远及近向自己这边疾驰而来。
与此同时,这些人还对着街上的人大声喊道:“全程戒严,全部回家去,无令不得外出!”
铁蹄奋进间踏得地面咔咔做响,惊得周围那些百姓纷纷躲避,收摊的收摊,推车的推车,挑担的挑担,急急忙忙往家跑。
怎么又戒严了,上次全城戒严还是抓捕前兵部侍郎张普的时候……
不明所以的李天顺()
心里一紧,因为他看到,迎面而来的这队人马并非是守卫京城的兵士,也不是京兆府的人,而是大名鼎鼎的皇宫内卫,左右千牛卫。
与此同时,这队左右千牛卫也看到了这列由两辆马车,几名带刀侍卫组成的车队。
“停车检查。”一个脸上长着麻子,看起来是个小头领模样的人拦下了车队。
头前带路的大理寺侍卫向后挥挥手,示意车队停下,从腰间取下腰牌亮了亮道:“这位上差,我们是大理寺的人,在执行公务,还请让路。”
“大理寺的也不行,现在是非常时期,任何可疑的人和车都要接受盘查。”麻子头领只是扫了眼侍卫手里的腰牌,随即就说出了这句霸气十足的话。
与此同时,这队左右千牛卫已经把车队包围了起来。
“你……”那名大理寺侍卫只说了一个字便不再言语,而是回头在队伍里寻找李天顺的身影。
因为他也看出来了,这些人是宫里的内卫,就算自己是大理寺的人也不敢造次。
车队里走出一位身穿捕头官服,骑在一匹枣红色小母马身上的年轻男子,正是李天顺,对着那名麻子脸头领拱拱手道:
“这位上差,敢问出了何事,怎么连大理寺的车队都要拦?”
大理寺的人在外人看来个个牛气冲天,但在这些宫廷内卫眼里却并不算什么,麻子脸头领轻蔑地看了一眼李天顺道:
“你管出了什么事,让你们配合检查就检查,废什么话?”
说完再次挥挥手,有几名左右千牛卫跳下马来,直奔那两辆挂着车帘的马车。
要说这些千牛卫还挺有检查经验,他们并没有同时去搜查两辆马车,而是先掀开了第一辆马车上的帘子。
这样做可以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集中办事,保持在意外发生时有足够人手,是一种战术性动作。
当他们掀开车帘的一瞬就都惊住了,因为他们看到了满满一车堆放整齐,光鲜亮丽的丝绸。
而且从这些丝绸的质地上来看,一眼就看出绝非民间之物,应该是宫廷里的东西。
“大人,这是宫里的东西!”随着一人叫了句,这些左右千牛卫立刻紧张起来。
那名麻子脸头领只是看了眼车里的丝绸,马上带人包围了第二辆马车。
有两名左右千牛卫还拔出了腰刀,“苍啷啷”的拔刀声,引得马车里传出一阵惊呼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