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2章:赵军校的打算
赵荣建双手接过,看到这是块从中间段开的玉牌,断口处凹凸不平,是被故意掰断的。
马上明白了什么,这是接头的信物,另半块玉牌应该那个人手里。
果不出所料,就听平西王道:“到了庭洲按本王说的找到此人,他手中有另一半玉牌,对上后他自会全力助你。”
“王爷请放心,属下一定办好此事。”赵荣建应道,出了平西王的大帐。
连夜收拾了一下,扮做难民的样子骑马奔赴庭州城……
赵荣建出生在碎叶城一个贫苦人家,一家人靠三亩薄田度日。
在他十岁的时候,一场瘟疫让家里就剩下他一个人,幸好附近庙里的一位和尚收留了他。
这个和尚会武功,特别是轻功很好,赵荣建在伺候和尚的同时,也学了一身上房不用梯子的本领。
怎奈世事难料,在他十八岁那年突厥人进犯,烧了寺庙杀了和尚。
赵荣建带着要替师父报仇的想法,投奔到平西王的军队里。
因为武功不错又建有些军功,被选为平西王的侍卫,过上了还算安稳的日子。
当知道平西王居然与突厥人勾结时,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,当知道碎叶城被屠城后更是震惊。
李天顺大闹鸿鹄楼时,他也在楼下的军士里,被这位李大人的气势和武功惊到,施展轻功连连后退才没被伤到。
钦差赵方被捉斩首时他也在场,被赵大人这种不屈的精神所震撼。
为国家抵御突厥人侵犯他义不容辞,不过反抗残暴的平西王他也不敢,所以生出了逃离的念头。
苦于平西王的军中戒备森严,自己一直无法脱身,没想到竟遇到了这样的好事。
不过赵荣建也没有投奔李天顺想法,一是自己的身份不可能被对方接受,二是自己这么多年也攒了三百两银子。
他的想法是过了庭州后直奔内地,找个地方置上几十亩田地,盖上间房子,娶个媳妇,隐姓埋名过小日子。
抱着这种念头,赵荣建在离庭州城三里处将战马抛弃,这样做是为了不让守军怀疑,徒步向城门走去。
庭洲他前年出公差时来过,还算熟悉,
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吃了一惊。
就见原本就很宽很深的护城河又宽出十余丈,原本坚固的城墙变得更高更大。
城墙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,站满了拿着长枪的守卫。
细看这些人身上只是穿着简易的皮甲,有些甚至连皮甲都没有,只是用藤条把前胸挡住,连头盔也是用藤条编的,明显不是正规军。
还有不少人在继续加高城墙,不少劳力肩背担挑,把滚木雷石这些守城之物往上般。
“唰!”
一道闪电从头顶划过,不知何时天边出现了浓浓的乌云。
“轰隆隆”的雷声中,无数雨点纷纷掉落,不到一会儿的功夫就越下越大,像雨帘一样泻下来。
可那些干活的劳力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,反而一个个干的更加卖力。
赵荣建忙撑开随身带的油伞,过了护城河上的简易木桥。
“站住,干什么的?”桥尽头,几名守城门的军士拦住他盘问。
“小人是安西都护府逃难的农户,听闻钦差大人在此招募兵勇,特来投奔。”赵荣建回道。
几名军士见他身材魁梧,穿着百姓的衣服,像个逃难的庄护人。
其中有一名军士道:“那你是来对地方了,钦差大人有令,但凡愿意留下守城的都能分得一亩田地,就是不知道你小子怕不怕死?”
还有这样的好事……赵荣建做出一副走投无()
路的样子道:“兵荒马乱的,与其死在外面还不如在这里搏一搏。”
军士道:“很好,你进城后一直往前走,在瓮城口有专门招募的官员,在那里登记便是。”
“多谢军爷。”赵荣建对着军士作了揖,进了城。
此时的雨是越下越大,就在他以为官差一定会躲起来避雨,自己肯定办不上登记时。
却发现那里已经站着好几十个难民,有几名官差在认真办理着登记,不远处的城门楼下,煮着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生姜水。
排队等待中,一名官差给了赵荣健一碗姜汤,笑容可掬的道:“别着急啊,慢慢等,先喝碗姜汤驱驱寒。”
赵荣健诧异的问:“官爷,这是给我的吗?”
“当然。”官差道:“这是钦差李大人亲自下的令,说这天还是寒,不能冻坏了大伙,今天正赶上下雨,快喝了吧。”
“多谢官爷。”赵荣建接过姜汤,心中暗想,这个钦差定是个狡诈之人,连这种笼络人心的办法都想的出来。
这时,就听身边一个难民对官差道:“这位官爷,请您代我们感谢钦差大人,感谢他给了我们一家老小活命的机会。”
“何止是活命啊。”另一个难民道:“我们家一共五口人,有了这五亩田,等打跑了叛军和突厥人就都能过上好日子了。”
“是啊,是啊……”
那些排队的难民都附和着,脸上现出期待的神情。
正这时,一支上百人的队伍从瓮城上走下来,看他们身上的简易藤甲,应该是那些已经被招募的难民。
赵荣建看到,虽然大雨将他们浇得浑身湿透,但他们却个个洋溢着高兴的表情,一点也没有被利用盘剥的愁苦,边走边议论着这场雨。
“我说你看,连老天爷都帮着咱们守城,这雨多了不用,再下半个时辰就能把护城河填满。”
“没错,等突厥人和叛军来了,就更难过这护城河了。”
“你们说的对,不过我看这老天爷可不是帮咱们,而是在帮钦差大人。”
“没错,咱们泥腿子那有这福气,我看这位钦差李大人一定是神仙转世,是他给咱们带来的好运。”
“是呀,菩萨保佑钦差大人多福多寿,最好是永远呆在咱们西北。”
这一切把赵荣建看得有点儿懵,当他办完登记,拿到那张写着自己大名,盖着官印的一亩田契时更懵了。
还真有这样的好事!
“官爷,我是不是要马上干活?”赵荣建问道,认为那个李钦差一定不会让人闲着。
马上明白了什么,这是接头的信物,另半块玉牌应该那个人手里。
果不出所料,就听平西王道:“到了庭洲按本王说的找到此人,他手中有另一半玉牌,对上后他自会全力助你。”
“王爷请放心,属下一定办好此事。”赵荣建应道,出了平西王的大帐。
连夜收拾了一下,扮做难民的样子骑马奔赴庭州城……
赵荣建出生在碎叶城一个贫苦人家,一家人靠三亩薄田度日。
在他十岁的时候,一场瘟疫让家里就剩下他一个人,幸好附近庙里的一位和尚收留了他。
这个和尚会武功,特别是轻功很好,赵荣建在伺候和尚的同时,也学了一身上房不用梯子的本领。
怎奈世事难料,在他十八岁那年突厥人进犯,烧了寺庙杀了和尚。
赵荣建带着要替师父报仇的想法,投奔到平西王的军队里。
因为武功不错又建有些军功,被选为平西王的侍卫,过上了还算安稳的日子。
当知道平西王居然与突厥人勾结时,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,当知道碎叶城被屠城后更是震惊。
李天顺大闹鸿鹄楼时,他也在楼下的军士里,被这位李大人的气势和武功惊到,施展轻功连连后退才没被伤到。
钦差赵方被捉斩首时他也在场,被赵大人这种不屈的精神所震撼。
为国家抵御突厥人侵犯他义不容辞,不过反抗残暴的平西王他也不敢,所以生出了逃离的念头。
苦于平西王的军中戒备森严,自己一直无法脱身,没想到竟遇到了这样的好事。
不过赵荣建也没有投奔李天顺想法,一是自己的身份不可能被对方接受,二是自己这么多年也攒了三百两银子。
他的想法是过了庭州后直奔内地,找个地方置上几十亩田地,盖上间房子,娶个媳妇,隐姓埋名过小日子。
抱着这种念头,赵荣建在离庭州城三里处将战马抛弃,这样做是为了不让守军怀疑,徒步向城门走去。
庭洲他前年出公差时来过,还算熟悉,
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吃了一惊。
就见原本就很宽很深的护城河又宽出十余丈,原本坚固的城墙变得更高更大。
城墙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,站满了拿着长枪的守卫。
细看这些人身上只是穿着简易的皮甲,有些甚至连皮甲都没有,只是用藤条把前胸挡住,连头盔也是用藤条编的,明显不是正规军。
还有不少人在继续加高城墙,不少劳力肩背担挑,把滚木雷石这些守城之物往上般。
“唰!”
一道闪电从头顶划过,不知何时天边出现了浓浓的乌云。
“轰隆隆”的雷声中,无数雨点纷纷掉落,不到一会儿的功夫就越下越大,像雨帘一样泻下来。
可那些干活的劳力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,反而一个个干的更加卖力。
赵荣建忙撑开随身带的油伞,过了护城河上的简易木桥。
“站住,干什么的?”桥尽头,几名守城门的军士拦住他盘问。
“小人是安西都护府逃难的农户,听闻钦差大人在此招募兵勇,特来投奔。”赵荣建回道。
几名军士见他身材魁梧,穿着百姓的衣服,像个逃难的庄护人。
其中有一名军士道:“那你是来对地方了,钦差大人有令,但凡愿意留下守城的都能分得一亩田地,就是不知道你小子怕不怕死?”
还有这样的好事……赵荣建做出一副走投无()
路的样子道:“兵荒马乱的,与其死在外面还不如在这里搏一搏。”
军士道:“很好,你进城后一直往前走,在瓮城口有专门招募的官员,在那里登记便是。”
“多谢军爷。”赵荣建对着军士作了揖,进了城。
此时的雨是越下越大,就在他以为官差一定会躲起来避雨,自己肯定办不上登记时。
却发现那里已经站着好几十个难民,有几名官差在认真办理着登记,不远处的城门楼下,煮着一大锅热气腾腾的生姜水。
排队等待中,一名官差给了赵荣健一碗姜汤,笑容可掬的道:“别着急啊,慢慢等,先喝碗姜汤驱驱寒。”
赵荣健诧异的问:“官爷,这是给我的吗?”
“当然。”官差道:“这是钦差李大人亲自下的令,说这天还是寒,不能冻坏了大伙,今天正赶上下雨,快喝了吧。”
“多谢官爷。”赵荣建接过姜汤,心中暗想,这个钦差定是个狡诈之人,连这种笼络人心的办法都想的出来。
这时,就听身边一个难民对官差道:“这位官爷,请您代我们感谢钦差大人,感谢他给了我们一家老小活命的机会。”
“何止是活命啊。”另一个难民道:“我们家一共五口人,有了这五亩田,等打跑了叛军和突厥人就都能过上好日子了。”
“是啊,是啊……”
那些排队的难民都附和着,脸上现出期待的神情。
正这时,一支上百人的队伍从瓮城上走下来,看他们身上的简易藤甲,应该是那些已经被招募的难民。
赵荣建看到,虽然大雨将他们浇得浑身湿透,但他们却个个洋溢着高兴的表情,一点也没有被利用盘剥的愁苦,边走边议论着这场雨。
“我说你看,连老天爷都帮着咱们守城,这雨多了不用,再下半个时辰就能把护城河填满。”
“没错,等突厥人和叛军来了,就更难过这护城河了。”
“你们说的对,不过我看这老天爷可不是帮咱们,而是在帮钦差大人。”
“没错,咱们泥腿子那有这福气,我看这位钦差李大人一定是神仙转世,是他给咱们带来的好运。”
“是呀,菩萨保佑钦差大人多福多寿,最好是永远呆在咱们西北。”
这一切把赵荣建看得有点儿懵,当他办完登记,拿到那张写着自己大名,盖着官印的一亩田契时更懵了。
还真有这样的好事!
“官爷,我是不是要马上干活?”赵荣建问道,认为那个李钦差一定不会让人闲着。